"家居安全第一课:别让小疏忽酿成大跟头"

前几天我去老同学家做客,刚进门就听见"哐当"一声——他家老太太在厨房摔了个四脚朝天。原来是拖地后瓷砖太滑,老人家端着热汤没留神。这事儿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奶奶家,每次她用老式拖把擦完水泥地,总要用干抹布再蹭两遍,嘴里还念叨:"摔着人可比多费点工夫严重多了。"

防滑这事比你想的更重要

说实话,以前我觉得地面防滑都是公共场所才需要考虑的。直到看见社区医院张贴的统计:家庭滑倒事故占到意外伤害的37%,比交通事故还高!特别是浴室和厨房,简直是"事故高发区"。记得有回我家小狗在刚拖过的地板上表演"太空步",滑稽是滑稽,可要换成老人小孩就危险了。

我特意请教了做建材的朋友,他说现在市面上防滑产品多得让人眼花缭乱,但很多人根本分不清真假。就像上次看到个所谓的"防滑地砖",倒点水上去照样能溜冰。选购时要认准防滑系数(专业人士叫静摩擦系数),浴室最好选0.8以上的,厨房0.6左右就够用。

这些防滑妙招亲测有效

1. 瓷砖救星:我家卫生间原来是个"溜冰场",后来试了防滑剂。说实话刚开始半信半疑,按照说明把液体涂上去静置半小时,清水冲净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——光脚踩上去居然有种踩在磨砂纸上的踏实感。价格也不贵,百来块钱能处理十几平米。

2. 地毯小心机:浴室门口放吸水毯是老生常谈了,但很多人摆的位置不对。应该要里外各放一块,形成"双保险"。我丈母娘家就在淋浴区外铺了长条防滑垫,那种带吸盘的,老太太洗完澡踩着它出来特别安心。

3. 拖鞋有讲究:别看是小事,防滑拖鞋真的能救命!市面上有些号称防滑的拖鞋底纹浅得像没刻完的印章,我买过两双在自家浴室测试,结果一双勉强及格,另一双跟普通拖鞋没差别。现在我家都用底面带凸点的那种,虽然丑点但实用啊。

这些误区你中招没?

"亮堂的地板才干净"这个观念得改改了。我邻居王阿姨特别爱把地砖擦得锃亮,有次我去她家,阳光照在地面上反光得睁不开眼。这种过度打蜡抛光的地面,雨天简直像抹了层油。

还有人觉得凹凸纹理多的地砖肯定防滑,其实不然。去年帮我表妹装修,她挑的仿古砖纹理深得能藏芝麻,可表面釉层太光滑,泼点水照样打滑。关键要看接触面的摩擦材质,不是看花纹多不多。

特殊人群要特别注意

家里有孕妇的得格外小心。我媳妇怀孕后期重心不稳,有回差点在厨房栽跟头,吓得我连夜给全屋贴了防滑条。后来发现网上有卖成卷的防滑胶带,剪成小条贴在台阶边缘特别管用,就是颜色丑了点。

老人房最好做全屋防滑处理。记得看过个日本节目,他们给老年公寓地面做防滑处理时,连家具脚都要包防滑套。虽然有点夸张,但想想老人骨头脆,摔一跤可能就得卧床,这钱花得值。

日常维护小窍门

拖地这事有学问。现在我改用微湿拖把,拖完立即开窗通风。有次偷懒用了地板清洁剂没冲干净,结果孩子光脚跑差点摔跤。后来发现用温盐水拖地既杀菌又防滑,算是意外收获。

顽固水垢要及时清理。我家淋浴间玻璃门底下的水垢,有段时间没注意都结成白色硬块了,后来用醋泡软才刷掉。这些水垢看似不起眼,遇水后比香蕉皮还滑,特别要当心。

说到底,地面防滑就像买保险,平时觉得多余,出事才后悔没重视。花点小钱防患于未然,总比摔伤后躺在医院花钱受罪强。下次大扫除时,不妨蹲下来摸摸地板,要是手感像滑溜溜的冰面,那就是该采取行动的信号灯了。

(写完这篇文章突然发现,我家阳台洗衣区好像也该做个防滑处理......)

返回文章列表
相关文章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