脚下有"料",生活才够稳

前几天去朋友家做客,刚进门就听见"哎哟"一声——她家老太太在浴室摔了个屁股蹲儿。这事儿可给我提了个醒:防滑这事儿,真不能马虎。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我查资料时发现,家里最常见的意外伤害,滑倒居然能排进前三。

防滑材料的"十八般武艺"

现在市面上的防滑材料简直花样百出。最常见的就是那种带颗粒的防滑垫,我家浴室就铺着,踩上去像踩在细沙滩上,特别踏实。不过说实话,这种垫子有个毛病,边角容易卷边,得经常整理。后来我发现有种防滑涂料更绝,直接刷在地砖上,干了之后表面会形成无数肉眼看不见的小凸起。有次我特意穿着拖鞋试了试,嚯,跟粘了胶水似的,想滑都滑不了。

厨房里我更推荐防滑贴纸。记得有回我在灶台前切菜,油点子溅得到处都是,要不是贴着防滑贴,估计早摔个四脚朝天了。这种贴纸背面带胶,想贴哪儿贴哪儿,脏了直接换,特别适合我这种懒人。

那些容易被忽略的"危险地带"

说到这儿,我得提醒各位几个特别容易中招的地方。阳台门槛算一个,尤其是下雨天,鞋底带着水踩上去,分分钟变滑梯。我家对门邻居就吃过这个亏,现在他家门槛上贴满了防滑条,远看跟斑马线似的。

还有楼梯!特别是那种光面大理石台阶,看着高档,实际就是个"隐形杀手"。我丈母娘家装修时就栽过跟头,后来全换成了带防滑槽的踏步板。要说最坑的,其实是刚拖完地的瓷砖地面。看着锃亮,走上去跟溜冰场没两样。后来我学乖了,拖地时总要兑点防滑剂,虽然贵点儿,但总比医药费划算不是?

选购防滑材料的小门道

挑防滑材料这事儿,我总结出三条铁律:首先得看摩擦系数,这个数越大越防滑。不过要注意,太粗糙的材质反而容易藏污纳垢。其次要考虑使用场景,浴室得选耐水的,厨房得要防油的。最后就是美观度,总不能把家里整得像施工现场吧?

有回我在建材市场见到种防滑地砖,表面做了特殊处理,远看是普通瓷砖,近看才发现布满细密纹路。店员当场演示:倒上洗洁精,穿着皮鞋在上面蹦跶都没事。虽然价格比普通砖贵三成,但想想能省下多少医药费,这钱花得值。

老祖宗的智慧也挺管用

说到这儿,我突然想起农村老家的土办法。以前没有防滑垫的时候,人们往地上撒木屑,虽然看着糙,效果意外的好。现在有些民宿还在用这招,特别是室外的木栈道,下雨前撒层细沙,既自然又实用。

我奶奶还有个绝活:用粗布缝制脚踏垫。把旧牛仔裤剪成条,编成密实的垫子,吸水性好还不打滑。去年我照着她的法子做了个放在门口,邻居见了都问哪儿买的,可把我得意坏了。这些土办法虽然不够高大上,但胜在实惠又环保。

防滑是个系统工程

光有防滑材料还不够,得搭配着来。比如在浴室,除了铺防滑垫,最好再装个扶手。我舅舅家装修时就在淋浴区装了L型扶手,看着像酒店,用起来是真香。拖鞋也得讲究,我家现在全员换成带排水槽的防滑拖鞋,鞋底纹路深得能当轮胎用。

说到这个,不得不提我那个追求时尚的表妹。有回她穿着某大牌的平底拖鞋来我家,在浴室门口表演了个标准的劈叉动作。现在她学乖了,再好看的鞋子也得先看鞋底纹路。

说到底,防滑这事儿就像买保险,平时觉得多余,等真摔了才后悔没早准备。花点小钱把家里容易打滑的地方拾掇拾掇,这钱绝对花得值。下次你去朋友家做客,不妨留意下他家的防滑措施——保不齐就能避免一场"血光之灾"呢!

返回文章列表
相关文章

0